从携程等线上旅游平台发布的预定数据来看,今年“五一”期间的热门旅游县域中,既包括甘肃敦煌等历来较火的旅游目的地,也有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城市的县城,还有相对小众的县城,如浙江德清、福建平潭等。借助差异化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一些“小地方”的贡献度尤为突出,创造了县域旅游消费新场景、新需求。
县域旅游的崛起反映了大众对个性化、品质化旅游产品与服务的需要,这也是旅游市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表现。人们期望去哪里玩、如何玩?县域旅游有哪些优势?县城如何从被看见到走得远?值得业界加以关注。
“小地方”被更多人看见
连日来,河北正定小商品夜市火爆出圈,日均客流量达3万余人次。为丰富“五一”期间游客体验,正定县整合文化、古城、乡村等资源,推出“古城春满园,芬芳次第开”赏花之约、“古城古韵浓,九朝国风正”文化之约等五大文旅主题场景,同时汇聚多方合力进行线上平台推广、推出门票优惠政策,增强正定文旅的曝光量和吸引力。在上榜今年“五一”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的同时,“正定夜市美食”“正定夜市住宿”等成为多家OTA(在线旅游)平台的高频搜索关键词。游客量的大幅增加,为正定县经济发展带来增量。在正定南城门、隆兴寺、荣国府景区等周边,汉服体验馆从原来的十几家增加到40余家,极大释放了当地旅游消费活力。
奇秀多姿的莫干山、水天一色的下渚湖、诗情画意的新市古镇……近来,浙江德清旅游人气持续上涨。“今年‘五一’,历时3年多筹建的莫干·庾街将推出一批新店并打造高质量群展、创新品牌试验等,打开莫干山旅游新场景。另外,上渚山奇幻谷和下渚湖湿地双景区联动,为游客带来‘2024山湖赏花观鸟季’、大型奇幻魔术秀《奇迹秀》等活动。”德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释放自然禀赋的吸引力外,该县将以更多沉浸式、互动性玩法吸引游客热情奔赴。
“出圈”靠的是厚积薄发
“阳朔太美了,随便拍都很出片。”在广西阳朔,游客对当地秀美风光、人文风物赞不绝口。从一个老牌旅游县发展为不同年龄层次游客都向往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得益于该县坚持“旅游+”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县域旅游转型升级。
近年来,阳朔围绕“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目标,推动旅游演艺、精品民宿、康养度假、体育赛事等业态融合、转型提质,打造了五大文旅产业集群,包括以《印象·刘三姐》等为代表的文化演艺集群、依托白沙等特色村镇的精品民宿集群等,带来了阳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蝶变。“阳朔旅游要从单一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旅游目的地’向‘旅居目的地’转型。”阳朔县委书记周彦表示,塑造“画里山水,栖居阳朔”旅居目的地新形象,是阳朔县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县域旅游指向的不仅是优美风景,其中所蕴含的高品质生活空间更是释放旅游吸引力的内核要素。与广西阳朔一样,许多县域因地制宜、放大自身优势,以差异化供给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空间,也为旅游市场的多样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来,河北正定县推进古城保护和风貌恢复,多途径活化利用文化资源,正定博物馆、城墙博物馆、元曲博物馆等一批历史文化场所成为展现地域文脉的窗口。该县同步发展具有正定特色的沉浸式旅游新业态,推出隆兴寺千手观音、赵云庙战袍游园、荣国府实景演出等,通过本土元素加持、文旅融合互促提升县域品牌形象知名度。与此同时,免费古城旅游观光车、不断增加的公共停车位等配套服务,也成为游客眼中正定文旅“出圈”的加分项。
保持增量需不断出新提质
从“被看见”到走得远,县域旅游发展中尚有一些短板需要补足,比如,提升交通通达能力、完善旅游配套服务等。围绕文旅产业补链、强链,一些三线及以下城市从推动酒店等配套业态下沉、交文旅融合发展、旅游品牌精准定位等方面入手,塑造新发展优势,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广西阳朔,全长9.5公里的遇龙河旅游公路贯穿遇龙河景区和多个村庄、景点。“公路拓建后,游客可驱车直达景区和各个竹筏码头。即使游客量再大,进出景区的交通也能井然有序。”阳朔县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玉芬说。据介绍,随着遇龙河旅游公路的开发,阳朔县推出遇龙河竹筏漂流、骑行徒步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等业态,带动民宿、农家乐等服务行业蓬勃发展。遇龙河旅游公路沿线有400多家民宿,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聚焦交文旅融合,阳朔县还实施了环遇龙河步道等旅游风景道和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打造了G321桂阳文旅大通道等公路,均有效盘活了沿线资源,为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山东沂南县立足打造“红色人文休闲旅游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按照差异定位、突出特色的原则,培育乡村度假、休闲农业、红色旅游等文旅业态,探索出红色文化“常山庄模式”、两区同建“竹泉模式”等多种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精细定位和创新理念激活发展动能。以竹泉村为例,当地保留“翠竹、清泉、古村落”的原生环境,依托非遗、民俗等在地资源,植入夜宿、演艺等新场景,开发一处新景区、建成一个新社区,年均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县域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需着眼长远谋划布局,杜绝盲目化、片面化发展。”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系有关专家建议,在具体执行层面,县域旅游发展要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提供新供给,拿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品质产品,提供暖心、贴心的个性化服务,将会带来城市形象满意度、传播度的综合提升。
从携程等线上旅游平台发布的预定数据来看,今年“五一”期间的热门旅游县域中,既包括甘肃敦煌等历来较火的旅游目的地,也有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城市的县城,还有相对小众的县城,如浙江德清、福建平潭等。借助差异化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一些“小地方”的贡献度尤为突出,创造了县域旅游消费新场景、新需求。
县域旅游的崛起反映了大众对个性化、品质化旅游产品与服务的需要,这也是旅游市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表现。人们期望去哪里玩、如何玩?县域旅游有哪些优势?县城如何从被看见到走得远?值得业界加以关注。
“小地方”被更多人看见
连日来,河北正定小商品夜市火爆出圈,日均客流量达3万余人次。为丰富“五一”期间游客体验,正定县整合文化、古城、乡村等资源,推出“古城春满园,芬芳次第开”赏花之约、“古城古韵浓,九朝国风正”文化之约等五大文旅主题场景,同时汇聚多方合力进行线上平台推广、推出门票优惠政策,增强正定文旅的曝光量和吸引力。在上榜今年“五一”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的同时,“正定夜市美食”“正定夜市住宿”等成为多家OTA(在线旅游)平台的高频搜索关键词。游客量的大幅增加,为正定县经济发展带来增量。在正定南城门、隆兴寺、荣国府景区等周边,汉服体验馆从原来的十几家增加到40余家,极大释放了当地旅游消费活力。
奇秀多姿的莫干山、水天一色的下渚湖、诗情画意的新市古镇……近来,浙江德清旅游人气持续上涨。“今年‘五一’,历时3年多筹建的莫干·庾街将推出一批新店并打造高质量群展、创新品牌试验等,打开莫干山旅游新场景。另外,上渚山奇幻谷和下渚湖湿地双景区联动,为游客带来‘2024山湖赏花观鸟季’、大型奇幻魔术秀《奇迹秀》等活动。”德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释放自然禀赋的吸引力外,该县将以更多沉浸式、互动性玩法吸引游客热情奔赴。
“出圈”靠的是厚积薄发
“阳朔太美了,随便拍都很出片。”在广西阳朔,游客对当地秀美风光、人文风物赞不绝口。从一个老牌旅游县发展为不同年龄层次游客都向往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得益于该县坚持“旅游+”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县域旅游转型升级。
近年来,阳朔围绕“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目标,推动旅游演艺、精品民宿、康养度假、体育赛事等业态融合、转型提质,打造了五大文旅产业集群,包括以《印象·刘三姐》等为代表的文化演艺集群、依托白沙等特色村镇的精品民宿集群等,带来了阳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蝶变。“阳朔旅游要从单一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旅游目的地’向‘旅居目的地’转型。”阳朔县委书记周彦表示,塑造“画里山水,栖居阳朔”旅居目的地新形象,是阳朔县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县域旅游指向的不仅是优美风景,其中所蕴含的高品质生活空间更是释放旅游吸引力的内核要素。与广西阳朔一样,许多县域因地制宜、放大自身优势,以差异化供给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空间,也为旅游市场的多样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来,河北正定县推进古城保护和风貌恢复,多途径活化利用文化资源,正定博物馆、城墙博物馆、元曲博物馆等一批历史文化场所成为展现地域文脉的窗口。该县同步发展具有正定特色的沉浸式旅游新业态,推出隆兴寺千手观音、赵云庙战袍游园、荣国府实景演出等,通过本土元素加持、文旅融合互促提升县域品牌形象知名度。与此同时,免费古城旅游观光车、不断增加的公共停车位等配套服务,也成为游客眼中正定文旅“出圈”的加分项。
保持增量需不断出新提质
从“被看见”到走得远,县域旅游发展中尚有一些短板需要补足,比如,提升交通通达能力、完善旅游配套服务等。围绕文旅产业补链、强链,一些三线及以下城市从推动酒店等配套业态下沉、交文旅融合发展、旅游品牌精准定位等方面入手,塑造新发展优势,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广西阳朔,全长9.5公里的遇龙河旅游公路贯穿遇龙河景区和多个村庄、景点。“公路拓建后,游客可驱车直达景区和各个竹筏码头。即使游客量再大,进出景区的交通也能井然有序。”阳朔县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玉芬说。据介绍,随着遇龙河旅游公路的开发,阳朔县推出遇龙河竹筏漂流、骑行徒步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等业态,带动民宿、农家乐等服务行业蓬勃发展。遇龙河旅游公路沿线有400多家民宿,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聚焦交文旅融合,阳朔县还实施了环遇龙河步道等旅游风景道和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打造了G321桂阳文旅大通道等公路,均有效盘活了沿线资源,为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山东沂南县立足打造“红色人文休闲旅游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按照差异定位、突出特色的原则,培育乡村度假、休闲农业、红色旅游等文旅业态,探索出红色文化“常山庄模式”、两区同建“竹泉模式”等多种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精细定位和创新理念激活发展动能。以竹泉村为例,当地保留“翠竹、清泉、古村落”的原生环境,依托非遗、民俗等在地资源,植入夜宿、演艺等新场景,开发一处新景区、建成一个新社区,年均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县域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需着眼长远谋划布局,杜绝盲目化、片面化发展。”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系有关专家建议,在具体执行层面,县域旅游发展要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提供新供给,拿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品质产品,提供暖心、贴心的个性化服务,将会带来城市形象满意度、传播度的综合提升。
本文链接:http://m.llsum.com/show-6-7530-0.html县域旅游:既有慢生活,也有性价比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