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跟哪些因素有关?IPCC是什么?一文了解

中国科技网
791次浏览

今天(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气候变化给人类造成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关乎当下,更关乎未来。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世界气象组织确认2023年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45℃,再次打破历史纪录。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行动,关键在于强有力的共同行动。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气候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人体健康、水资源、生态环境、能源供应、重大工程建设等诸多领域都会带来严峻挑战。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减缓与适应并举,可再生能源利用已站在国际前沿。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中国在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方面贡献重大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人类对气候变化并非一开始就看得很清楚,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认知过程。这期间,需要严谨的科学研究和有力的证据来说明。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那么,这些权威评估是谁来做的?这就要提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权威组织,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其职责是以科学问题为切入点,对全球范围内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以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方面的信息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需求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供科学技术咨询。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中国是最早参与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编写的国家之一。从IPCC建立初始,中国就在其组织和工作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室副主任 张永香:从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开始,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就开始担任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我们一共担任了5个任期,在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方面,特别是基础科学的评估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气象局也联合16个部委组成了IPCC的部门工作联络组,在不断地推进IPCC的工作。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全球变暖与碳循环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世界气象组织确认2023年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45℃,再次打破历史纪录。那么,全球变暖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碳。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碳是构成地球生命的核心元素,也是影响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地球上的碳绝大部分贮存在地壳岩石之中,还有一些储存在海洋、大气、陆地、生态系统等碳库中,这些碳元素在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交换、转化和运营,形成全球碳循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碳,有机碳通过食物链再传递给动物,经过这样的方式,碳从外部环境进入了生物圈,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摄入体内的一部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入大气,另一部分则由自身贮存下来,待其死亡之后,大部分残体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少部分被沉积物掩埋,经过漫长的年代转化为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化石燃料风化或被燃烧时,其中的碳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回归大气。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经过这样的方式,碳又从生物圈回到了外部环境。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球碳循环,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今天(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气候变化给人类造成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关乎当下,更关乎未来。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世界气象组织确认2023年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45℃,再次打破历史纪录。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行动,关键在于强有力的共同行动。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气候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人体健康、水资源、生态环境、能源供应、重大工程建设等诸多领域都会带来严峻挑战。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减缓与适应并举,可再生能源利用已站在国际前沿。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中国在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方面贡献重大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人类对气候变化并非一开始就看得很清楚,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认知过程。这期间,需要严谨的科学研究和有力的证据来说明。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那么,这些权威评估是谁来做的?这就要提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权威组织,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其职责是以科学问题为切入点,对全球范围内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以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方面的信息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需求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供科学技术咨询。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中国是最早参与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编写的国家之一。从IPCC建立初始,中国就在其组织和工作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室副主任 张永香:从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开始,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就开始担任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我们一共担任了5个任期,在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方面,特别是基础科学的评估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气象局也联合16个部委组成了IPCC的部门工作联络组,在不断地推进IPCC的工作。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全球变暖与碳循环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世界气象组织确认2023年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45℃,再次打破历史纪录。那么,全球变暖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碳。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碳是构成地球生命的核心元素,也是影响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地球上的碳绝大部分贮存在地壳岩石之中,还有一些储存在海洋、大气、陆地、生态系统等碳库中,这些碳元素在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交换、转化和运营,形成全球碳循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碳,有机碳通过食物链再传递给动物,经过这样的方式,碳从外部环境进入了生物圈,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摄入体内的一部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入大气,另一部分则由自身贮存下来,待其死亡之后,大部分残体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少部分被沉积物掩埋,经过漫长的年代转化为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化石燃料风化或被燃烧时,其中的碳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回归大气。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经过这样的方式,碳又从生物圈回到了外部环境。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球碳循环,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FVy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本文链接:http://m.llsum.com/show-2-4146-0.html全球变暖跟哪些因素有关?IPCC是什么?一文了解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热门文章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今年首要任务 瞄准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制造等新赛道丨解码政府工作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5日在北京开幕,新质生产力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新质生产力
聚焦两会|多位代表委员热议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让民企吃下法治“定心丸”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钟雨欣 郑雪 北京报道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
全国政协委员张云泉:“东数西算”枢纽节点需定期全面评估并据结果动态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郑雪 北京报道算力是新型关键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
蔚来:3 月 8 日当天,女性用户可享受 32 项免费车辆检测服务
3 月 7 日消息,蔚来今日宣布,3 月 8 日当天,女性用户自驾前往蔚来服务中心,即可享受 32 项免费车辆检测服务。用户需要提前通过「一键维保」,预约 3 月 8 日自驾进店服务。免费检测包括空调系统、制动系统、车轮轮
北京汽车全新一代 BJ30 官图发布,定位“轻越野”SUV
3 月 6 日消息,北京汽车官方公布了旗下“轻越野”SUV 新车 —— 全新一代 BJ30 的官图,并预告称该车即将正式亮相。该车外观采用“方盒子”造型,设计较为独特,采用了大量的撞色设计,配备悬浮式车顶,预计将主打年轻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佳雯 实习生 王雅琪 北京报道2024年是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第二年上两会。和去年一样,他带来了厚厚一沓建议,今年的建议有8份,既有涉及出口外贸、改

热点精选

最新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