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雷椰 北京报道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已有了时间表与路线图,下一步该如何落地实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晰了路线图的实施细节。《方案》作为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的重要配套文件,依旧是着眼于服务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工作,重点推动完善区域、行业、企业、项目、产品等层级碳排放核算制度和标准,部署了8个方面23项具体任务。
本次《方案》着重强调了碳数据基础建设以及制度从上到下的完整性。2022年《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就提出由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牵头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本次《方案》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25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依旧由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参与。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碳中和信息管理技术研究所执行所长罗小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建立国家层面的权威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一是有利于增强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为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服务社会低碳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有利于提升企业、产品碳排放核算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更准确地反映企业低碳发展水平;三是有利于推动国际互认,增强对外履约透明度,提升出口产品碳足迹可信度,服务对外贸易发展。
当前,地市级层面的碳数据基础仍然薄弱。《方案》明确指出,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并且强化省级及以下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能力,推动地市级编制能源平衡表或简易能源平衡表。罗小虎认为,能源平衡表能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各类能源的供应、加工转换、终端利用过程,是掌握地区能源生产消费情况,碳排放特征和减碳潜力的重要基础工具。编制简易能源平衡表对于地市来说是提升其碳排放治理能力的一项任务,有助于地方政府掌握清楚本地区碳排放情况。同时,更加详实的数据统计也能为向下科学公平分解减碳任务提供支撑。
此外,《方案》提到,要尽快公布一批主要能源品类和重点基础产品碳排放因子,为地方、企业开展核算提供基准数据。罗小虎认为,第一批主要能源品类可能会包括电力、煤炭、天然气、燃油。特别是电力的优先级比较高,现在虽然全国碳市场已经明确不纳入电力间接排放,但一些国际规则还是需要核算电力排放,例如CBAM和欧盟电池法案。主管部门已经发布了全国、区域电网、省级电网层面2021年的电力排放因子。未来,电力排放因子还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细化,例如各地区分时段的排放因子,从而引导用户低碳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接轨方面,《方案》提出,针对减碳增汇贡献突出的项目,研究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构建立足国内、衔接国际的项目碳减排核算体系。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碳市场专家谭琭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现有的CCER及地方碳普惠本质上属于内部消化,即国家市场或试点市场实现自给自足。
在COP26上各缔约方就《巴黎协定》第六条规定达成了共识,各成员国可以在自愿原则基础上开展合作,实现其国家自主贡献中所承诺的减排目标,尤其是通过国际市场机制。
谭琭玥指出,《巴黎协定》第六条为两种市场方法和一种非市场方法建立了框架。其中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允许减排单位在国际间的转让(6.2款),二是建立与项目相关的减排的量化基础(6.4款)。“英国已建立了一套较为长期的碳预算账本体系,而中国亦处于设计碳账本阶段。我认为,此次《方案》体现出了中国需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重要性。中国拥有自然碳汇等诸多优质的资源,要推动这些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价值,建议进一步推进形成中国的碳账本,未来也可以跟《巴黎协定》第六条进行更多的衔接。”
本文链接:http://m.llsum.com/show-4-12761-0.html碳排放双控配套方案出台,2025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