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寒冬,现代人有各种保暖的穿搭,那么,唐朝人在冬日又有哪些御寒好物呢?大体来说,服装保暖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款式选对,冬天总归不能穿袒领,或者穿半臂,得选个能把身体捂得严严实实的款式;第二,穿搭层次要多,绵夹裤、夹袄絮棉等里三层外三层地裹住身体,穿了外套还要再加披风;第三,选对面料,轻薄柔亮的薄纱肯定不合适,得用上皮、毛、裘等材质。唐朝还没有大规模使用棉花,故而那时的秋冬天还是很难熬的。不过聪明的唐朝人,还是想出了许多保暖妙招。
襦
棉袄的雏形
襦是唐朝人冬季普遍穿的衣服之一。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9 号墓出土的唐咸亨三年(672)《新妇为阿公录在生功德疏》中记载,新妇为阿公布施的衣物有“紫绸绫袄子一锦褾”等。《唐六典·尚书刑部》中记录了奴婢衣物发放标准:“丁奴、官婢,冬给襦、复裤各一”“十岁以下,冬男、女各给布襦一”。这里所说的襦和袄指双层或絮里的上衣。
双层挂里的衣服很像今天的大衣,絮里的衣服则如同现在的棉袄、羽绒服,它们的保暖原理都是相同的。襦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一般指保暖的上衣。
在形制不变的情况下,春夏穿轻薄的衫,到了秋冬就穿夹了絮更保暖的襦。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中曾出土一件汉代“複襦”,此衣大襟、窄袖,用浅蓝色绢做成,内外两层,层间填上丝绵,所有者为一女子。这种複襦已很接近现代的棉袄了。
襦有两种款式,一种是不加下部结构,一种是加下部结构。甘肃玉门花海毕家滩 26 号墓出土的魏晋时期前凉襦裙实物,明确展示了有腰襕的襦。且与先秦两汉时期的接下半部结构的襦情况不太一样。根据秦简《制衣》记载,襦的下半部分接的是交裁的“裙”,襦的整体为顺纱向;隋唐时出现了接襕部分逆纱向的做法。接襕是横布裁,减少缝纫人工,与之前的交裁不同,呈现出的效果和廓形也不一样,属于不同的形制。
袄
大唐服装的基本款
袄也是秋冬天的基本款,类似于今天的棉袄、羽绒背心等。唐《一切经音义》释“袄”曰:“复衣也。有绵、夹、大、小之异也。”《唐六典》载:“冬则袍加绵一十两,袄子八两。”袄与袍相比要稍短一些,但又比襦、衫要长。一般来说,就是中长款的上衣,穿在里面作为增减调节用的衣物,也有直接穿在外面的。
袄的形制有点像圆领袍,按照是否开衩和开衩的位置不同,有合胯袄子、缺胯袄子、开后袄子(背后开衩的袄子)之分。这种只有实用性的衣物的确不起眼,相比霓裳羽衣、大袖抹胸、袒领裙之类的锦衣华服,低调得几乎被人们忽略。甚至在影视剧、动漫、游戏等娱乐作品里,颜值不高的它们几乎处于隐身的状态,其实它们才是大唐服装的基本款。
裘
犬裘、羊裘才是老百姓的首选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唐李白《将进酒》)以“千金”来修饰“裘”,足以表明裘衣价值不菲。根据甲骨文记录以及其他考古发现,我们已知至少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懂得利用动物的皮毛御寒。先秦时期,皮毛的应用就已经很广泛和深入了。古时富贵人家会穿用狐狸皮、貂皮等制成的裘衣,“集腋成裘”“轻裘肥马”这些成语都是服饰文化的反映。
古画和陶俑上也有刻画毛锋外露、花纹别致的裘衣款式。文字记录如先秦佚名《诗经·秦风·终南》中的“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论语·乡党》中的“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以及《周礼》中的“大裘冕”(实际上就是黑羔裘)都可以证明。
此外,《历代帝王图》中,南北朝陈文帝就身披一袭裘衣。内蒙古伊和淖尔古墓群还出土过一件北魏皮衣,看起来就像是今天的皮衣款式。唐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这里的“狐裘”是高档货、奢侈品,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而犬裘、羊裘才是老百姓的首选。在提倡保护珍稀动物的今天,用人造皮毛一样可以做出古代质感的服饰。
唐朝为何没有棉花做的棉衣
了解唐朝的朋友都有一个“常识”,那就是唐朝没有棉花做的棉衣。但严格来说,唐朝时已有棉花,其织成的布料叫作“绁(xiè)布”,也叫“白叠子”。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记载:“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不食五谷,食肉而已。……波斯商人欲入此国,围集数千人,赍(jī)绁布,没老幼共刺血立誓,乃市其物。”
无论是从敦煌出土的棉布手套还是其他相关的文献记载,都证明唐朝时已经有草棉纺织的棉布了,《太平广记》中还记载了唐大中年间(847—860)李重“衣白叠衣”。既然棉花是如此优良的纺织原料,那么为什么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呢?这是因为唐朝时期的棉花还是非洲棉,纤维较短、去籽费时,导致成本高,难以普及。宋代以后逐渐普及的是亚洲棉,加上纺织技术革新,棉花才成为中国人主要的服装原料之一。
用来“凹造型”的“披袄”
其实,春夏秋冬的衣物,从形制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改变的是面料、层次和装饰。到了冬天,总体来说就是穿得更多、更厚,更保暖。一般情况下,圆领袍衫是男装,其正常穿法是衣襟左右交叠闭合,颈侧和腰腹部各有两组细小的纽襻,使左前襟覆盖右前襟。然而,在生活中,人们会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物,从而使穿着方式发生了变化。如果感觉热了,就可以把颈侧的纽襻解开一组,把左前襟翻折下来,露出右前襟;或者解开两组,直接变成翻领。久而久之,还出现了一种领缘特别高的圆领袍衫,无法正常穿着,只能翻折或者披挂穿着,可能就是专门的外套款式。
还有一种更加潇洒和自由的穿法,那就是脱掉袖子、解开腰腹部两侧的纽襻,将圆领袍下面部分敞开。由于颈部两侧的纽襻还固定扣着,于是变形成斗篷式的穿搭,将整个人都罩在里面。
那么,为什么会故意把圆领袍这样穿呢?为了保暖的话,全部扣上岂不是更保暖?这可能是跟衣服的厚度有关。在没有羽绒服、化纤衣服的时代,冬衣多是靠双层布帛絮棉来制作,以使厚度增加。如果同时穿两件厚外套,会穿不进去或者显得特别臃肿;如果只穿一件,在室外又会感觉寒冷。于是人们摸索出一个办法,就是穿两件厚外套,其中一件披在身上,既遮挡风雪,又潇洒不羁。到了室内再脱下,露出里面干爽整洁的圆领袍衫,既温暖又不会失礼,这就是所谓的“一衣多穿”吧。
男子一衣多穿,既可以把袍披在肩上遮挡风雪,也可以穿进袖子、扣紧革带,将其当作正式的外套。女子也有类似的袍,只不过从剪裁来看,袖子更短,领口更紧窄,是一种不同于圆领袍衫的新款式,叫作披袄。虽然都是“披”在最外面,但是“披袄”与“披风”是不一样的。披风没有袖子,而披袄是有袖子的,而且披袄整体呈交襟状,两襟对称,与交领衫的基本构造一致,都是两侧受力的结构,只是领口非常狭窄。这种领口极高极小、闭合之后紧紧包裹颈部的袍服,实际上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翻领穿的。就像今天的风衣,尽管可以把领子立起来扣住,但是一般都是敞开翻领穿着。
有趣的是,那时人们穿披袄时,大都把两只袖管长长地垂在身侧,只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如 1992 年陕西省礼泉县昭陵乡庄河村出土的唐贞观二十一年(647)李思摩墓中的壁画,人像衣服的双袖就是垂放在两侧的。当然,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手臂穿进袖子里。
1986 年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陵光村出土的唐贞观十七年(643)长乐公主墓的壁画中,就有把手臂穿进袖子的武士形象。也许是为了节省布料,久而久之,便出现了袖管变得很窄的披袄。
薄款的披袄,像是适合春秋天穿的风衣。加厚款的披袄,仿佛棉袄一样披在身上,是典型的冬天装备。
普通百姓的廉价冬装
寒冷的冬天对老百姓来说并不好过。普通百姓享受不到达官贵人的种种取暖设施,他们只能竭尽所能地多穿衣服来对抗酷烈的北风。
絮衣是指双层的衣服,里面有填充物。但在棉花种植尚未普及的唐代,填充物一般是丝绵、乱麻、绵纩(kuàng)等。
丝绵十分柔软,穿着舒适且保暖,但价格高昂,平民百姓用不起,只能找一些廉价的替代品。乱麻是纺线时的下脚料,绵纩是指品质很差的不能用于缫丝的蚕茧,只能拿来做填充物。甚至还有用芦花做填充物的,因为并不保暖,所以只有穷人才会穿。
纸裘是从魏晋到宋朝都很流行的廉价冬装,此处的纸是指用楮树皮制成的楮皮纸。穷人们穿不起皮毛,便把主意打到了树皮上。制作的基本方法是用上百张楮树皮,先制作成纸,再将这些纸放在一起蒸煮,加入胡桃等使之软化,最后将这些纸压制在一起,形成一块衣料,就可以裁剪、制作衣服了。楮皮纸纤维强度高,厚实坚韧且不透气,于是有了保暖的功效,但也因为不透气,穿起来舒适度不高。
作者:张梦玥 汉服学者 著有《汉服通论》《我在唐朝穿什么》等书
时值寒冬,现代人有各种保暖的穿搭,那么,唐朝人在冬日又有哪些御寒好物呢?大体来说,服装保暖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款式选对,冬天总归不能穿袒领,或者穿半臂,得选个能把身体捂得严严实实的款式;第二,穿搭层次要多,绵夹裤、夹袄絮棉等里三层外三层地裹住身体,穿了外套还要再加披风;第三,选对面料,轻薄柔亮的薄纱肯定不合适,得用上皮、毛、裘等材质。唐朝还没有大规模使用棉花,故而那时的秋冬天还是很难熬的。不过聪明的唐朝人,还是想出了许多保暖妙招。
襦
棉袄的雏形
襦是唐朝人冬季普遍穿的衣服之一。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9 号墓出土的唐咸亨三年(672)《新妇为阿公录在生功德疏》中记载,新妇为阿公布施的衣物有“紫绸绫袄子一锦褾”等。《唐六典·尚书刑部》中记录了奴婢衣物发放标准:“丁奴、官婢,冬给襦、复裤各一”“十岁以下,冬男、女各给布襦一”。这里所说的襦和袄指双层或絮里的上衣。
双层挂里的衣服很像今天的大衣,絮里的衣服则如同现在的棉袄、羽绒服,它们的保暖原理都是相同的。襦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一般指保暖的上衣。
在形制不变的情况下,春夏穿轻薄的衫,到了秋冬就穿夹了絮更保暖的襦。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中曾出土一件汉代“複襦”,此衣大襟、窄袖,用浅蓝色绢做成,内外两层,层间填上丝绵,所有者为一女子。这种複襦已很接近现代的棉袄了。
襦有两种款式,一种是不加下部结构,一种是加下部结构。甘肃玉门花海毕家滩 26 号墓出土的魏晋时期前凉襦裙实物,明确展示了有腰襕的襦。且与先秦两汉时期的接下半部结构的襦情况不太一样。根据秦简《制衣》记载,襦的下半部分接的是交裁的“裙”,襦的整体为顺纱向;隋唐时出现了接襕部分逆纱向的做法。接襕是横布裁,减少缝纫人工,与之前的交裁不同,呈现出的效果和廓形也不一样,属于不同的形制。
袄
大唐服装的基本款
袄也是秋冬天的基本款,类似于今天的棉袄、羽绒背心等。唐《一切经音义》释“袄”曰:“复衣也。有绵、夹、大、小之异也。”《唐六典》载:“冬则袍加绵一十两,袄子八两。”袄与袍相比要稍短一些,但又比襦、衫要长。一般来说,就是中长款的上衣,穿在里面作为增减调节用的衣物,也有直接穿在外面的。
袄的形制有点像圆领袍,按照是否开衩和开衩的位置不同,有合胯袄子、缺胯袄子、开后袄子(背后开衩的袄子)之分。这种只有实用性的衣物的确不起眼,相比霓裳羽衣、大袖抹胸、袒领裙之类的锦衣华服,低调得几乎被人们忽略。甚至在影视剧、动漫、游戏等娱乐作品里,颜值不高的它们几乎处于隐身的状态,其实它们才是大唐服装的基本款。
裘
犬裘、羊裘才是老百姓的首选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唐李白《将进酒》)以“千金”来修饰“裘”,足以表明裘衣价值不菲。根据甲骨文记录以及其他考古发现,我们已知至少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懂得利用动物的皮毛御寒。先秦时期,皮毛的应用就已经很广泛和深入了。古时富贵人家会穿用狐狸皮、貂皮等制成的裘衣,“集腋成裘”“轻裘肥马”这些成语都是服饰文化的反映。
古画和陶俑上也有刻画毛锋外露、花纹别致的裘衣款式。文字记录如先秦佚名《诗经·秦风·终南》中的“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论语·乡党》中的“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以及《周礼》中的“大裘冕”(实际上就是黑羔裘)都可以证明。
此外,《历代帝王图》中,南北朝陈文帝就身披一袭裘衣。内蒙古伊和淖尔古墓群还出土过一件北魏皮衣,看起来就像是今天的皮衣款式。唐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这里的“狐裘”是高档货、奢侈品,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而犬裘、羊裘才是老百姓的首选。在提倡保护珍稀动物的今天,用人造皮毛一样可以做出古代质感的服饰。
唐朝为何没有棉花做的棉衣
了解唐朝的朋友都有一个“常识”,那就是唐朝没有棉花做的棉衣。但严格来说,唐朝时已有棉花,其织成的布料叫作“绁(xiè)布”,也叫“白叠子”。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记载:“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不食五谷,食肉而已。……波斯商人欲入此国,围集数千人,赍(jī)绁布,没老幼共刺血立誓,乃市其物。”
无论是从敦煌出土的棉布手套还是其他相关的文献记载,都证明唐朝时已经有草棉纺织的棉布了,《太平广记》中还记载了唐大中年间(847—860)李重“衣白叠衣”。既然棉花是如此优良的纺织原料,那么为什么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呢?这是因为唐朝时期的棉花还是非洲棉,纤维较短、去籽费时,导致成本高,难以普及。宋代以后逐渐普及的是亚洲棉,加上纺织技术革新,棉花才成为中国人主要的服装原料之一。
用来“凹造型”的“披袄”
其实,春夏秋冬的衣物,从形制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改变的是面料、层次和装饰。到了冬天,总体来说就是穿得更多、更厚,更保暖。一般情况下,圆领袍衫是男装,其正常穿法是衣襟左右交叠闭合,颈侧和腰腹部各有两组细小的纽襻,使左前襟覆盖右前襟。然而,在生活中,人们会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物,从而使穿着方式发生了变化。如果感觉热了,就可以把颈侧的纽襻解开一组,把左前襟翻折下来,露出右前襟;或者解开两组,直接变成翻领。久而久之,还出现了一种领缘特别高的圆领袍衫,无法正常穿着,只能翻折或者披挂穿着,可能就是专门的外套款式。
还有一种更加潇洒和自由的穿法,那就是脱掉袖子、解开腰腹部两侧的纽襻,将圆领袍下面部分敞开。由于颈部两侧的纽襻还固定扣着,于是变形成斗篷式的穿搭,将整个人都罩在里面。
那么,为什么会故意把圆领袍这样穿呢?为了保暖的话,全部扣上岂不是更保暖?这可能是跟衣服的厚度有关。在没有羽绒服、化纤衣服的时代,冬衣多是靠双层布帛絮棉来制作,以使厚度增加。如果同时穿两件厚外套,会穿不进去或者显得特别臃肿;如果只穿一件,在室外又会感觉寒冷。于是人们摸索出一个办法,就是穿两件厚外套,其中一件披在身上,既遮挡风雪,又潇洒不羁。到了室内再脱下,露出里面干爽整洁的圆领袍衫,既温暖又不会失礼,这就是所谓的“一衣多穿”吧。
男子一衣多穿,既可以把袍披在肩上遮挡风雪,也可以穿进袖子、扣紧革带,将其当作正式的外套。女子也有类似的袍,只不过从剪裁来看,袖子更短,领口更紧窄,是一种不同于圆领袍衫的新款式,叫作披袄。虽然都是“披”在最外面,但是“披袄”与“披风”是不一样的。披风没有袖子,而披袄是有袖子的,而且披袄整体呈交襟状,两襟对称,与交领衫的基本构造一致,都是两侧受力的结构,只是领口非常狭窄。这种领口极高极小、闭合之后紧紧包裹颈部的袍服,实际上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翻领穿的。就像今天的风衣,尽管可以把领子立起来扣住,但是一般都是敞开翻领穿着。
有趣的是,那时人们穿披袄时,大都把两只袖管长长地垂在身侧,只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如 1992 年陕西省礼泉县昭陵乡庄河村出土的唐贞观二十一年(647)李思摩墓中的壁画,人像衣服的双袖就是垂放在两侧的。当然,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手臂穿进袖子里。
1986 年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陵光村出土的唐贞观十七年(643)长乐公主墓的壁画中,就有把手臂穿进袖子的武士形象。也许是为了节省布料,久而久之,便出现了袖管变得很窄的披袄。
薄款的披袄,像是适合春秋天穿的风衣。加厚款的披袄,仿佛棉袄一样披在身上,是典型的冬天装备。
普通百姓的廉价冬装
寒冷的冬天对老百姓来说并不好过。普通百姓享受不到达官贵人的种种取暖设施,他们只能竭尽所能地多穿衣服来对抗酷烈的北风。
絮衣是指双层的衣服,里面有填充物。但在棉花种植尚未普及的唐代,填充物一般是丝绵、乱麻、绵纩(kuàng)等。
丝绵十分柔软,穿着舒适且保暖,但价格高昂,平民百姓用不起,只能找一些廉价的替代品。乱麻是纺线时的下脚料,绵纩是指品质很差的不能用于缫丝的蚕茧,只能拿来做填充物。甚至还有用芦花做填充物的,因为并不保暖,所以只有穷人才会穿。
纸裘是从魏晋到宋朝都很流行的廉价冬装,此处的纸是指用楮树皮制成的楮皮纸。穷人们穿不起皮毛,便把主意打到了树皮上。制作的基本方法是用上百张楮树皮,先制作成纸,再将这些纸放在一起蒸煮,加入胡桃等使之软化,最后将这些纸压制在一起,形成一块衣料,就可以裁剪、制作衣服了。楮皮纸纤维强度高,厚实坚韧且不透气,于是有了保暖的功效,但也因为不透气,穿起来舒适度不高。
作者:张梦玥 汉服学者 著有《汉服通论》《我在唐朝穿什么》等书
本文链接:http://m.llsum.com/show-6-12711-0.html唐朝人的秋冬装这么穿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