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北京报道
在全球高科技争夺战中,集成电路相关技术和产业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国摆脱高端芯片进口依赖愈发紧迫。
锚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紧缺难题,教育部于2020年启动了基础学科人才选拔“强基计划”。集成电路专业当年被设为国家一级学科,清华大学等众多高校纷纷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强化校企合作。芯片“人才荒”得以缓解,但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全国政协委员、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飞腾公司”)副总经理郭御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构建集成电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以新质劳动力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提案。郭御风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劳动力”,而培育“新质劳动力”需要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他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从政策层面对国产CPU的发展采取因势利导的策略,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引导国产CPU向可控的主流路线加速收敛,借主流技术路线的生态大势,聚合产业力量,走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
“前三次工业革命(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信息化革命)都是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2015年以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超算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新技术驱动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剧烈变革,一大批中国公司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郭御风表示,在化解“卡脖子”、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中,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将形成一股合力,站上世界工业革命的舞台。
(全国政协委员、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御风。)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劳动力”
南方财经:在今年“两会”上,你关注哪些内容?在你看来,政府应如何支持和促进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
郭御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劳动力”,而培育“新质劳动力”需要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为此,我在今年全国两会中,提交了《构建集成电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以新质劳动力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提案。
具体来说,目前,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发展目前面临着三大挑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现象同时存在,供需矛盾突出;知识体系重应用轻基础,高校相关专业,在知识体系建设方面,偏重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体系,缺乏对于体系结构、算法等基础体系的扎实培养;学用不一致,高校的课程体系、教学用机、电子教室等基础设施,仍主要是基于国外的软硬件环境,而众多关键行业已普遍开始使用自主研发的国产软硬件产品。
针对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需尽快构建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加强高质量人才体系化培养的政策制定,在招生、培养、就业方面给予全链条的政策引导和政策倾斜,吸引人才流向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二是在培养方向上坚持深度和宽度“两手抓”,要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要通过多学科及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加速教育基础设施国产化进程,厚植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土壤。
南方财经: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你对此有何看法和期待?
郭御风:创新离不开有利的环境支持。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支持国产芯片发展的政策,大大促进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这对我们从事国产芯片研发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也给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国内CPU技术体系众多,这种多种技术体系并存的状况,不仅使本就稀缺的CPU研发力量分散,而且致使上层软硬件要面向多种CPU技术体系进行改造适配,让本来就比较弱小的产业力量无法聚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从政策层面对国产CPU的发展采取因势利导的策略,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引导国产CPU向可控的主流路线加速收敛,借主流技术路线的生态大势,走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
南方财经:企业对于未来几年的研发工作有怎样的发展规划?有哪些重点和目标?
郭御风: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强调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深入推进产业焕新,加快布局和发展智能产业。
面对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作为国产CPU研发领域的“国家队”,飞腾正在抓紧研发更高性能的通算和智算芯片,以夯实、筑牢新质生产力的算力底座,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数字经济和产业升级。
新质生产力将推动算力需求加快增长
南方财经:飞腾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郭御风:在关键的CPU内核研发方面,飞腾持续攻关。
飞腾CPU已经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众多实际场景中落地应用。在政务领域,基于飞腾CPU打造的智慧政务一体机在广东众多社区、街道已应用,搭载飞腾CPU的服务器广泛应用于广东省级和广州、韶关等市的政务云。在交通领域,基于飞腾腾珑E2000芯片开发的公交车载终端在广州落地,为自动排班调度、车辆主动安全防控等交通多场景智能化应用坚实的算力支撑。在教育领域,由飞腾派作为竞赛用具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佛山成功举办,该比赛辐射207所职业院校、200万名师生,在培训和赛程中,大家首次使用一款真正基于国产CPU开发的开源硬件产品进行学习、竞赛和实践。
南方财经: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你认为企业应如何应对和抓住机遇?
郭御风:最近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再次印证了算力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作为数字时代的第一生产力,算力是激活新质生产力、释放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引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将引发算力需求进一步增长。
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中,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新型显示、智能制造,这些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其发展都离不开高端芯片。处理器芯片作为科技行业的算力底座,将有望充当新质生产力的先锋队。我们必须牢牢地把通算处理器、智算处理器等高端芯片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加速形成高端芯片新质生产力,用“中国芯”来赋能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助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
先进生产力必须有先进的生产关系作为支撑。同样,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企业和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两股中坚力量,培育“新质劳动力”,打造创新型、实用型高科技人才,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为了更好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飞腾公司建立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机制、制度,厚植创新土壤。在科学研究方面,设立CCF-飞腾等科研基金,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瞄准前沿技术进行联合探索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发布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联合建设国产平台教学内容体系,设置高水平竞赛飞腾赛道,联合搭建人才成长平台,重点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2023年已有多项国家级学科竞赛开设“飞腾赛道”,70余所高校与飞腾开展了产学研合作,超25万行业客户得到了来自飞腾技术人员的赋能培训,产业后备力量不断壮大。
南方财经: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科技行业,企业如何把握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来指导企业的研发方向?
郭御风:从技术到产品,真正用起来才是关键。而只有站在用户的视角,深入理解应用场景,更准确地理解用户需求,化研为用,才能让国产CPU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在产品研发方面,飞腾公司始终坚持需求牵引、技术驱动“两条腿”走路。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升级和市场变化,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一定要放眼全球产业链和用户需求,绝不能闭门造车,躺在实验室却无法产业化的任何专利,终将是孤芳自赏。
本文链接:http://m.llsum.com/show-1-6712-0.html南财对话|全国政协委员郭御风:加快培养集成电路的“新质劳动力”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